报名
坐标您当前所在位置: 湖北自考网> 考试科目 > 财政学 > 笔记串讲>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0060《财政学》考前复习资料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0060《财政学》考前复习资料

  来源 : admin    湖北自考教育网 : http://www.hbzkjy.com   

自学考试《财政学》课程代码00060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的概念

(一)识记

1)市场失灵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叫市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人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损失的影响,但行为人并未获得应有的补偿或者支付相应的成本,即私人得益(损失)与社会得益(损失)之间的非一致性。

3)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混合物品

4)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是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

5)公平与效率

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

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

6)贫困指数:是指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基尼系数是评价分配结构的比较科学的指标。表示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社会财富的比重。公式:基尼系数=A/(A+B)

8)洛伦茨曲线绝对平均曲线和绝对不平等曲线之间的弧线为洛伦茨曲线

(二)领会

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有两种类型:

1.条件性市场缺陷(1)不完全竞争(2)外部效应(3)信息不充分(4)交易成本(5)偏好不合理

2.原生性市场缺陷(1)收入分配不公(2)经济波动与失衡

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纯粹的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3)财政现象共有的特征

1.以国家为主体;

2.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为分配客体(对象),在价值构成上包括C+V+M,最主要的是M ――剩余产品价值,货币表现为社会纯收入;

3.以国家权力为根据,包括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

4.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这些公共需要的物质载体就是公共物品;

5.以分配过程为自己的作用领域,典型的财政现象都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体现着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价值分配关系

4)公平与效率的内涵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公平与差别、稳定与效率两对关系的集合。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公平与效率之间也存在矛盾。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双赢,是所有政府永远的追求。

二、财政的职能

(一)识记

1)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功能或能力,就是财政该“干什么”的问题。

2)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的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功能。产生原因:

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是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的

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经济活动主体往往容易从自身的当前经济利益出发,产生短期行为,而市场提供的错误信息往往又会使他们走人歧途,这必然会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3)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格局予以调整,矫正收入分配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4)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通常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

5)自动稳定器 6)自觉调节职能

(三)领会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2)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内容: 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实现途径:

1.直接方式(如财政投资支出和政策经费拨款等)

可以使一些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物品直接获得一部分资源供给,矫正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结果具有确定性。

2.间接方式(如差别税收政策、价格补贴和财政贴息等)

通过财政工具,改变一些市场参数,间接引导经济资源投向,结果不确定性较大。

3)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和作用效果

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消费成本和可支配收入

1.调节消费成本是指通过商品税、价格补贴和公共提供等方式,改变某些商品的价格结构,进而调节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成本和实际生活水平。

2.调节可支配收入是指通过累进的所得税、转移支付,或者直接调节工资结构等方式,改变不同阶层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结构,实现可支配收入结构的相对公平。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降低基尼系数上。

4)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是指财政客观具有干预经济运行、减缓经济波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功能。

实现途径: 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5)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原理

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当经济过热而出现通货膨胀时,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增加,适用税率相应地提高,税收的增长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可以抑制经济过热;反之,经济萧条时,收入下降,税收降低,经济复苏。当然上述作用是以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为前提的。

2.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益正好同税收相配合,经济高涨时,失业人数减少,转移性支出降低,对经济起抑制作用。反之,经济萧条时,失业人数增加,转移性支出上升,对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刺激作用。

(三)应用对现实的财政问题,从财政职能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

一、财政支出范围与分类

(一)识记

1)财政支出

就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配置活动,是国家对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分配的过程。

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

(二)领会

1)财政支出的范围

1.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费用

2.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费用

3.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费用

4.维护社会公平的支持费用

2)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政府职能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安全支出、其他支出。

2.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按功能和用途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二、财政支出规模

(一)识记

1)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反映着政府在一定时期集中、占有和使用财政资源的数量状态。

(二)领会

1)“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

德国财政经济学家瓦格纳在19 世纪80 年代提出“瓦格纳定律”――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社会公共需要的规模也随之增长,财政支出必然以比生产增长更快的速度增长。该规律也被称为“瓦格纳公共支出增长法则”增长原因:

1.政治因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的扩张,在市场中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来执行和监督这些法律和契约的执行,因此,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与法律设施。

2.经济因素:工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口集中,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这就给政府增加了进行管理与协调的工作,即社会管理工作加重,对教育、文化、卫生、福利方面的支出。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需求的收入弹性上升,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增长也要快于GDP 的增长。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英国学者皮考克和卫斯曼在20 世纪60 年代初提出了梯度增长理论在以下假设的前提下: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

增长原因:

1.内在因素: 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就会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财政支出的增长就会与GDP 的增长呈现线性关系。

2.外在因素:社会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一些危害安全的突发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应对突发事件,化解社会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会提高税率,增加财政收入,以应对急剧增加的财政支出。新的较高的税收水平取代了原有较低的税收水平,公共支出取代了私人支出,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不时出现替代效应,使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呈梯度增长态势。

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了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他们把农业为主是社会称为传统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1.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大量增加,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因为在早期阶段,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为私人资本的投入改善环境的,只有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引导大量私人资本的投入。必然公共支出总量增加。

2.中期阶段:一方面政府投资仍然继续增加,因为需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又要满足经济发展对社会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投资比重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公众对社会消费支出的需求增加,政府在教育、卫生和安全等方面增加支出。

3.成熟阶段:人们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满足公众更好层次的需求,提高在教育、卫生、福利和环保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提高国民素质,保障国民经济福利水平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公共支出仍呈增长态势。由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向以人力资源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为重点。

4)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理论解释(以上观点)现实原因

①政府职能的扩张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质量的提高③人口规模增加

④商品价格及服务费用上涨⑤科学技术的进步⑥突发事件

三、财政支出效益

(一)识记

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基本原理: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效益率,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

步骤:(1)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组织专家为支出项目制定若干备选方案;

(2)用贴现率计算各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效益及其比率,并排出优劣;

(3)根据已确定的财政支出总规模,在选用项目的纯收益率大于零的前提下,从各备选项目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即现有支出规模能够达到的纯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2.最低费用选择法

是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3.公共定价法

是指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为社会提供的某些公共物品收取适当费用的办法,借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二)领会:

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完整的财政支出效益涵义包括: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4.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和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同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别,特殊性:

1.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

对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如企业,它只计算发生在企业自身核算范围以内的直接的、有形的所费和所得。

但政府除了要计算这部分所费和所得,还要考虑长期的、间接的、无形的所费和所得。

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主体的支出目的是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政支出更重要的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3.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

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的表现形式是单一的,只采取用货币计算的价值形式,就可以满足决策需要。

财政支出的效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除了可以用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外,还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如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该特性是前两个特性的派生。

(三)应用:

根据理论阐述,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

一、购买性支出

(一)识记:

1)社会消费性支出

是指财政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并保证其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同时促进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等公益性社会事业的发展而提供的财政支出经费。2)行政管理支出

是国家财政用于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交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费用的开支。3)国防支出:是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民兵建设方面的费用支出。

4)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体育、文物、通信和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5)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是行政事业单位用于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方面的经常性开支。

6)定员定额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文教科学卫生单位是人员编制和财务收支限额来安排和控制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的管理制度7)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也称财政投资,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投资活动,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8)财政投融资

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控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要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9)财政农业支出

(三)领会:

1)文教科卫支出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性质:

1.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内容:

第一,按照支出部门划分: 1.教育支出2.科学支出 3.医疗卫生支出 4.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

第二,按支出的用途划分:1.工资福利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 3.对个人或家庭的补助支出

2)定员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

1.定员也称定编。定员是国家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特点、规模大小、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量所规定的人员配置。定员可以采取规定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两种方式确定。

2.定额是国家根据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客观需要,同时考虑其承担的业务量,结合国家财力的可能,对事业单位财力、物力的配备、使用、消耗、补偿以及成果等方面所规定的指标额度。

3)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意义、和主要内容性质:

行政管理支出按其经济性质来说属于非物质生产性支出,其支出方向是社会消费,对国家财政支出而言,又属于购买性支出。

意义: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机器存在和政府基本职能实现的保证,它为社会成员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主要内容: 1.行政管理费 2.外交外事支出 3.公检司法支出 4.武装警察部队支出

4)影响国防支出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国际局势的变化情况

3.国家主权的范围

4.国防目标定位

5.国家财力的制约

5)政府投资的特点、作用、和决策标准特点:

1.从投资动机看,政府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

2.从投资来源看,政府财力雄厚,其投资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大多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从投资领域看,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和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基础性、全局性、外部效益较强的建设项目,如社会基础建设、农业、能源、通信、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

作用: 1.政府投资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协调社会投资结构的必要手段

2.政府投资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3.就业创造标准

6)财政投融资的概念、特征及必要性

概念:(识记)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必要性:(意义)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需要

2.财政投融资是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的重要手段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7)财政农业投资的重点

1.农业基础设施

2.农业科研与推广

3.农村教育

4.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应用:分析政府投资的特点与作用,分析财政投融资的特征与必要性

二、转移性支出

(一)识记

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2)社会保障制度

是国家以法律或规章形式规定的,作为一定时期内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行为依据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不同于政府采用的赈济灾民、救助急难等临时性、非系统的社会保障措施。

3)社会保险

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采取强制手段,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对法定受保人在遭受未来年老、疾病、工伤、生育、失业和死亡等风险时,给予其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救济

也称社会救助,是国家对因各种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存需要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所包含的内容: 1.未成年人福利 2.老人福利 3.残疾人福利 4.劳动者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社会保障的

6)资金来源与筹资方式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1.由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职工的雇主各交纳一半的社会保障税

2.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资金

筹资方式: 1.现收现付制 2.完全基金制 3.部分基金制

7)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政策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的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

(三)领会:

1)社会保障的特征:1.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2.社会保障的对象是需要经济帮助的特殊社会成员

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4.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措施来保证实施的。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1.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疾病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2.社会救济

3.社会福利

3)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1.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优点:社会互济、协调性较好、政令畅通、运行简便、成本低、保险落实

缺点:国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较大,社会保险管理上的统一性与独立性要求有时存在矛盾。

2.分散管理模式

优点:适应性较好,参保的企业、团体、个人的主体意识较强,积极性高、启动较快。

缺点:各类保险基金比较分散,社会互济能力相对较弱,管理成本较高。

3.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把统一性强的保险项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独立性强的项目或环节实行分散管理。兼并前两种模式的优缺点。4)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险制度 1.养老保险制度 2.医疗保险制度 3.失业保险制度 4.工伤保险制度 5.生育保险制度

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制度

社会救济: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农村“五保”制度

4.自然灾害救济

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事业 2.残疾人劳动就业 3.社区服务等

社会优抚:是国家队现役军人家属、革命伤残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军烈属等给予的特殊保障。

5)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财政补贴属于转移性支出特征: 1.政策性 2.可控性 3.灵活性 4.时效性

6)财政补贴的分类方式

1.按照财政补贴的政策和目的分类: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出口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

2.按照财政补贴的用途分类:生活补贴、生产补贴、其他补贴。

3.按照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

4.按照财政补贴的最终受益者分类:对生产者的财政补贴和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

7)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积极作用:

1.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调整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调节消费,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

4.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消极影响:

1.财政补贴改变相对价格体系,影响价格杠杆作用的发挥

2.财政补贴增加财政负担,助长财政赤字应用:(三)应用1)分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2)分析财政补贴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财政收入总论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和分类

(一)识记

1)财政收入

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广义上的财政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所会陪的全部财源,狭义的财政收入则是指政府预算收入。

是指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2)国有资产收益

是政府依靠资本所有权取得的收入。

国有资产是政府投资及其收益形成的,或者是凭借法律规定和接受馈赠取得的财产和财产权力。

目前的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政府由此可以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和凭借公共权力获得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

3)政府性基金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4)规费

规费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为居民和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工商企业登记费、商标注册费和公证费等。

(二)领会:

1)财政收入分类的意义: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财政管理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对财政收入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变化,掌握各种财政收入形式的实践效果及其对整个财政收入的影响,揭示财政收入增长的特点和趋势,检查财政收入政策制定好推行中的经验和问题,为完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服务。

2)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1.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的财政收入,表现为相应的财政收入形式

2.政府之所以能够取得财政收入,凭借的是政府所具有的征收权力

3.经济作为财政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最终来源,对财政分配过程和财政收入本身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政府在财政收入的筹集和使用中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责和权限的划分,必须正确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3)财政收入分类的具体内容

1.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

(1)税收收入

税收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

A.行政事业性收费

B.政府性基金

C.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D.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E.彩票公益金

F.罚没收入

G.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H.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I.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J.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2.以征收权力为标准分类

(1)强制性财政收入①税收收入②罚没收入③强制公债

(2)非强制性财政收入①国有资产收益②自由公债收入③规费收入④其他收入

3.以财政收入来源为标准分类

(1)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分为来自国有经济的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资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和个体经济收入。

(2)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分为来自工业部门的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流通部门收入、建筑业收入和邮电通信业收入等。

4.以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为标准分类(1)中央收入(2)地方收入(3)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二、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一)识记:

1)财政收入规模

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称为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财政收入客观数量的上限财政收入可观数量的下限。

2)财政收入结构包括:

1.财政收入项目构成:是指按财政收入形式分析财政收入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2.财政收入所有制的构成: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3.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二)领会:

1)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意义

第一,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二,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

第三,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2)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国民生产总值就多,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撑,因此,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由称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从两方面分析:

(1)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 增加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2)技术进步必然使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2.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分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而言,政府的分配政策,最主要反映在税收政策上。当政府调整收入政策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时,往往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加以实现。

3.市场价格变动(1)当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时,财政收入名义上增长,实际也增长

(2)当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时,财政收入名义上增长,实际上为负增长(3)当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大体一致时,财政收入只有名义上的增长,而实际不增不减。实际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市场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原因;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三、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一)识记:

1)利益兼顾原则

筹集财政收入要兼顾和处理和国家与有关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即通常所说的,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经济组织)、个人三者之间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2)合理负担原则

是指在组织财政收入时,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负担能力相适应,要坚持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3)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是指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使不仅要讲求公平,同时还必须讲求效率。

(二)领会:

1)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 2.利益兼顾的原则

3.合理负担的原则

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三)应用:1)分析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的意义。 2)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的概念

(一)识记:

1)税收的形式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 2.税收的无偿性 3.税收的固定性(包含有征收的连续性含义)

税收的强制性决定着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征收的固定性。

二、税收要素

(一)识记:

1)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税款义务的单位。

4)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依据。

5)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如关税就有近百个税目

6)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

7)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部分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流转额的征税。8)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就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实行累进税率,可以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它一般使用于对所得额的征税。

9)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课税对象之间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是采取百分比的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征收的税种,如车船使用税等。

10)课税基础:课税基础又称税基,是指建立某种税或者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11)附加和加成

附加和加成是属于加重纳税人负担的措施。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款。

加成是加成征税是简称,是对特定纳税人的一种加税措施,是按规定税率计算出税额后,再加征一定成数的税额。一成等于正税税额的 10%。

12)起征点:是税法中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13)免征额: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二)应用:

1)利用税率表进行税额的计算;

2)比较分析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1.全额累进税率是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想适应的等级的一个税率征税

2.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

比较:

(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税负重,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税负轻。(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超额累进税率则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3)在计算上,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超额来劲税率计算复杂。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超额累进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税收分类

(一)识记:

1)商品课税

是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商品课税的经济前提是商品经济,其计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或业务收入额,因此商品课税也称流转课税。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

2)所得课税是指以所得额(收益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也称收益课税。企业(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3)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4)从价税和从量税

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类。从价税应纳税额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从量税是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类。车船税等

5)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是指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内,税收作为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

价外税是指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税收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增值税。

6)直接税和间接税:凡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属于直接税;凡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属于间接税。

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一)识记:

1)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供应价格等办法把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税负的归宿:税负的归宿一般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3)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

(1)前转又称顺转

指商品生产者好销售者在进行商品和劳务形式的经济交易时,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附加于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之中,通过提价办法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这是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

(2)后转又称逆转

指纳税人通过压低商品或劳务的购进价格,将其所缴纳的税款转嫁给商品销售者和生产者的方法。

(3)消转

即纳税人对其所纳是税款既不向前转嫁,也不向后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自行消化税收负担。

(4)税收资本化

即生产要素购买者将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扣除的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的一种形式。

(二)领会:

1)税负转嫁的条件

税负转嫁的基本条件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因为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升降实现的。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1)税种的影响

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价格。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税往往难以转嫁

(2)供求弹性的影响

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卖家主导价格)

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买家通过调整购买数量影响价格)

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往往由供给和需求两方共同承担税款,税负转嫁职能部分实现。

(3)课税范围的影响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如一种税收课税范围很广,甚至波及同类商品的全部,消费者无法找到价格不变的代用品时,只好承受税负转嫁的损失。

(4)生产者谋求利润目标的影响

企业经营都以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为活动目标,税负转嫁显然也为这一目标服务。但是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两者会矛盾。如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提高商品价格,而售价提高影响销量,从而影响总利润。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销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销量。

应用:税负转嫁的方式与条件分析

五、税收公平与效率

(一)识记:

1)税收公平原则

在是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要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平等对待所有纳税人,收入多者多纳税,收入少者少纳税。2)税收效率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运行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益。 3)纵向公平:也称垂直公平,是指具有不同纳税收入的人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款。

4)横向公平:也称水平公平,是指具有相同或接近纳税收入的人缴纳相同或接近数额的税款。

(二)领会:

1)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的内容

1.税收公平原则

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1)纵向公平(2)横向公平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两个:

(1)受益原则:

是指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中所享受的利益多少来确定自己应纳税款,即受益多者多纳税,受益少者少纳税,不受益者不纳税。这种观点职能解决部分税收公平,难以解决全部公平。

(2)支付能力原则:

是指以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为征税依据确定应纳税额,即纳税能力强的人多纳税,纳税能力弱的人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这种观点比较合理,也易于实行。

2.税收效率原则

两方面的内容:

(1)税收的经济效益:

是指税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体现资源有效的社会配置及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

税收经济效益的衡量标准是税收超额负担的大小。

税收超额负担又称税收额外负担,是指国家征税引发的替代效益相应增加的社会资源使用上的效率损失。一般来说,超额负担越小,税收效率越高。反之,超额负担越大,税收效率越低。

(2)税收的行政管理效益:

是指税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以较少的征管费用和执行费用取得较多的税收收入。

税收行政管理效率的衡量标准是指税务机关在实施税收计划中所耗费的行政费用。

税收征管费用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越高,说明税收行政效率越低,反之效率较高。

(三)应用: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分析

第六章税收制度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

(一)识记:

1)单一税制:是指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的税制

2)复合税制:是指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相互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3)复合税制可分为:单一主体税种的复合税制,两种并列主体的税种的复合税种和多种税并重的复合税制。(二)领会:

1)税收制度的发展

税收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开征的税种数目繁多,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直接税和间接税,这两类税种本身以及主体税种的更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两类税种本身:

1.最早的直接税是十分简单的,如对人课征的税种,人头税、户税等,对物课征的税种,土地税、房屋税好车马税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现代直接税种对人课征的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对物所课征的谁主要是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2.最早的间接税也是非常简单,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课征范围很窄,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下,间接税逐渐演变为包括有销售税、产品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现代税收体系主体税种的更替:

①在人类社会早起,自然经济状态,当时税收主要是以与人身和属人的财物有密切的税种为主体税种,即古老的直接税阶段。

②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课税以其税源充裕,课征方便等优点被人们认识,商品课税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课税迅速发展为主体税收。

③现代社会,大工业发展,分工协作的扩大和经济国际化,商品课税与社会生产和消费又产生矛盾,实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转而发展现代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并逐步取代商品课税成为主体税种。 4.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的特点,经济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也较低,流转税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管理水平,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种制度,已逐渐暴露出弱点,许多国家开始推行增值税,逐步扩大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说的征收范围。

二、商品课税

(一)识记:

1)商品课税

是指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类。就我国而言,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税种。2)增值税:是指以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3)消费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

4)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商品与劳务税。

(二)领会:

1)商品课税的特点

1.课征普遍。商品课税以商品交换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前提

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商品流转额指商品销售的收入额

非商品流转额指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以及各种服务性行业的营业收入

3.实行比例税率

4.计征简便

2)增值税的优点

1.实行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平的问题

2.增值税采取道道课征方式,并以各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为计税依据,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减少乃至杜绝偷税漏税。

3.增值税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各种变化,从而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4.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3)增值税的主要内容

1.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货物,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的货物。

2.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所有销售应税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的工商企业及其他单位和个人

3.增值税税率采取一档基本税率和一档低税率的模式,基本税率为 17%,低税率为13%。对出口商品(特定商品除外)实行零税率。

4.现行的增值税实行价外税。

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税率)

5.按购进扣税法计算应纳税额,实行根据发货票注明税金进行税款抵扣制度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6.对年销售收入小于规定的额度且会计核算不健全的小型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办法,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现行税法中对一些特定产品的销售,还规定了、2%、3%、4%、6% 等不同的征收率。

7.按规范化办法计算纳税的增值税纳税人要进行专门的税务登记,并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建立纳税人购销双方进行交叉审计的稽核体系,增强增值税自我制约偷税漏税和减免税的内在机制。

4)消费税的主要内容

1.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2.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3.消费税的税率形式有两种: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也叫单位税额)

4.国家在确定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时,主要从应税消费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和便于征纳等角度出发,分别采用从价和从量两种计税方法

5.由于消费税和增值税实行交叉征收,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增值税实行价外税。

5)营业税的主要内容

1.营业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

2.营业税确定的征税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应税劳务、转让的无形资产或销售的不动产

3.营业税实行分行比例税率,主要有3%、5%和5%~20%三个档次

4.纳税人建有不同税目的应当缴纳营业税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5.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三)应用:1)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税额

三、所得课税

(一)识记:

1)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种,也称收益课税。

2)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3)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纳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领会:

1)所得课税的特点 1.课税普遍 2.税负较公平 3.税负不易转嫁 4.计税方法复杂,征管难度大企业

2)所得税的主要内容

1.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和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业使用的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直接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法定税率为20%。

2.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

3.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4.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3)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税率、计算方法征税对象: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税率:按所得项目不同,分别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3%~45%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多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5%~35% (3)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实际上劳务报酬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4)稿酬所得,比例税率,税率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20%

储蓄存款在2008 年10 月9 日后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

计算方法:p145

应用: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四、其他课税

(一)识记:

1)资源税

是为了保护和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适当调节自然资源级差收入,对规定的自然资源征收的一种税

2)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3)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二)领会:

1)资源税的意义与作用

1.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2.合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增加财政收入

2)财产税的意义与作用

1.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

2.适当调节财产拥有人的收入,控制财富的集中

3.加强国家对财产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财产的使用效果,特别的对土地。房屋的合理、节约使用

4.征收遗产税,有利于促进继承人积极工作,自食其力、防止游手好闲、奢侈腐化。

(三)应用:1)根据相关税法规定,计算税收税额p147-151

五、税收支出

(一)识记:

1)税收支出

是政府出于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刺激投资意愿或补助某些财团困难的集团而制定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其目的不在于取得收入,而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放弃一些税收。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

3)刺激性税收支出

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

4)税收豁免

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5)纳税扣除

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例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6)税收抵免

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7)优惠税率:是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

8)延期纳税

也称“税负延迟缴纳”是允许纳税人对那些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起应负担的税额。

9)盈亏相抵

是指准许企业以某一年的亏损,抵销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或者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纳的部分税款。

10)加速折旧

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列较多的折旧。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固定资产是使用年限内早一些得到折旧费和减免税的税款。

(二)领会:

1)税收支出的分类

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刺激性税收支出又可分为:一是针对特定纳税人是税收支出,二是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

2)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采取的措施:

1.税收支出的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

2.建立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建立账户原因:

(1)税收支出是政府实施其个性政策是手段之一,应该像政府通过直接支出所提供的各种补助一样,赋予同样的估价和控制程序。

(2)有了统一的税收支出账户,政府就能以相同的预算方法来衡量直接支出和税收支出的成本,就能据以比较各种政府干预措施在实现不同政策目标过程中的效率高度,择其最优者

(3)如果轻易地用直接支出取代税收支出,政府的直接支出项目和数额将明显扩大和增加,对政府的开支范围和过吗就难以控制,因此,对税收支出也要加强预算控制。

3.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1)对现行税法条款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将那些出于优惠目的而制定的可能减少税收收入的法令条款开列出来

(2)在此基础上,划分确定出正规的税制结构,进而确定税收支出的范围和内容(我国税收减免分为三类:固定普遍性减免、补贴照顾性减免、经济调节性减免)

(3)对认定为税收支出的各种减免项目进行归类,建立税收支出的控制体系。

六、国际税收

(一)识记:

1)国际税收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因行使各种的征税权力,在对跨国纳税人进行分别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是一国政府行使主权征税所拥有的各种权利。

3)国际重复征税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进行分别课税所形成的交叉重叠征税。

4)国际税收协定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处理相互之间跨国纳税人征税事务方面的税收关系,本着对等原则,通过政府谈判所签订的一种书面税收协议或条约。

(二)领会:

1)税收管辖权及确定原则

税收管辖权的确定原则可分为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是指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经济活动所在地位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管辖权的范围,这是各国行使税收管辖权最基本原则属人主义原则是以纳税人的国籍和住所为标准的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原则,即对该国居民(自然人和法人)行使课税权力的原则

税收管辖权可分为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

2)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

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进行分别课税所形成的交叉重叠征税。

五个特征:征税主体的非同一性、纳税主体的同一性、纳税客体的同一性、课税期间的同一性、税种的相同或类似性。减免方法:

(1)低税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国外来源的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的税率征税,以减轻重复征税。(2)扣除法: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取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视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部分征税。

(3)免税法:“豁免法”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来源于非居住国所得额,单方面放弃征税权。

(4)抵免法:是指居民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在国外已纳的所得额,允许从其应汇总缴纳的本国所得税款中抵扣,税收抵免是承认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于居民管辖权,是目前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分国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分项抵免限额。

(5)税收饶让:也称饶让抵免,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补证。

3)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避税是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规定的差异和漏洞,以不违法的手段减轻或消除国际税负的行为。国际避税的原因:

(1)跨国纳税人对利润的追求是国际避税产生的内在动机

(2)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别和税法的缺陷是产生国际避税的外部条件。

国际反避税措施:

(1)税法的完善第一,税制的完善第二,加强税收立法第三,国际避税案件的裁定还应该形成相应的法规,作为法院或税务官员对国际避税有关事宜作出裁定的依据。

(2)加强税务管理

(3)加强国际多边合作。

4)国际税收协定的种类、作用及范本种类:

(1)按参与国的多少分为双边和多边两类。双边国际税收协定和多边国际税收协定

(2)按其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大小分为:一般国际税收协定和特定国际税收协定。

作用:

(1)国际税收协定体现主权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

(2)国际税收协定赋予本国居民和公民履行跨国纳税义务的安全保障

(3)国际税收协定本身就是适应国际经济技术交流需要的产物。范本: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即《OECD 协定范本》;

联合国的《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即《UN 协定范本》。

(三)应用:

分析国际重复征税及其产生的原因原因:

1.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前提是纳税人在其居住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获取收入,并且各国均征收所得税。

2.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3.在各国都实行单一的税收管辖权时,由于各国对居民或收入来源地的认定标准不同,也会出现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或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从而会产生国际重复征税。

第七章国债

一、国债的概念和分类

(一)识记:

1)国债

国债的国家公债的简称,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领会:

1)国债的特征

1.有偿性:是指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除此之外,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

2.自愿性:是指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

3.灵活性:是指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国家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而不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2)国债的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的功能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发行国债的原因很多:如

1.筹措军费

2.调剂季节性资金余缺

3.偿还到期债务,即举借新债,偿还旧债。

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小,因为:①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使分散的购买力在一定期间内集中到国家手中,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改变,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②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通过发行国债获取的资金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的部分,也就是企业和个人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使用,当然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不能当成灵丹妙药,因为:

①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致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②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二)筹集建设资金

国债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隐含着国债可以是稳定的、长期的收入,国家发行国债就可以在经常性收入之外安排出更多的支出。国债作为稳定的、长期的财政收入是可行的。因为:

(1)社会资金的运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游离的闲散资金也是持续和稳定的,发行国债具有可靠的来源保证。

(2)国债发行遵循自愿认购和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容易为社会接受。

(3)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资金占有量及充裕程度也不同,因而不仅可以发行内债筹集本国资金,而且可以发行外债引进其他国家资金。

(三)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2)国债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3)国债可以调节社会的货币流通和资金供求,是调节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

3)国债的分类

(1)以国债发行是区域为标准: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

(2)以偿还期限为标准: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3)按照债券是否流通,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4)以利率情况为标准:可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和保值国债

(5)按照借债方法不同,可分为:强制国债、爱国国债和自由国债

(6)以国债的计量单位为标准: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和折实国债

(7)以发行的凭证为

热门专业推荐

  • 联系方式
  • 投诉与建议电子邮箱:272223086@qq.com
  • 联系方式:13117063983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