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
坐标您当前所在位置: 湖北自考网> 考试科目 > 企业文化 > 笔记串讲>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

  来源 : admin    湖北自考教育网 : http://www.hbzkjy.com   

第一章企业文化导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人类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特别是作为企业心理习惯的企业价值。

3、7s管理框架:即麦肯锡7S框架,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 ordinate poals)。

4、知识经济:与服务型经济具有同等意义,指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后工业文明,它是以现代高科技(尤其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龙头的知识密集型经济。

二、选择题

1、中国社会中的文化概念最早见于《易经》。

2、《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人文化成是最早出现的文化概念。

3、文化指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

4、文化包含了三个分支:行为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5、企业文化在日本称为社风,在美国称为公司文化。

6、企业文化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7、企业行为文化包含:显性要素、隐性要素。

8、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9、企业文化管理功能的子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

10、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沙因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奎恩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杰明·斯耐主张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广义文化及狭义文化?

文化的理解:

广义:行为文化(行为模式)、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的统一狭义:精神文化(精神文明)

《辞海》文化:

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2、企业文化的内容及核心?

内容:(1)第一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2)第二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文化中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基础要素、产品要素、环境要素;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3)第三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显性要素中的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仪

1 / 26

表礼仪规范等;企业物质文化产品要素中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企业精神文化核心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4)企业文化还存在着一系列更低层次的构成要素

核心:(1)企业文化的所有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2)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有机整体的核心

3、企业文化的形成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

动因: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4、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具体方式?

(1)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采用磨合的方式

(2)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取舍原则:

1)企业的取舍客观上必须基于企业实践经验

2)企业的取舍主观上必须基于各类人员的价值观

5、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有哪些?

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1)企业文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2)企业文化的四种作用是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

(3)企业文化的诸多作用是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系统

作用途径:

(1)就是将企业文化运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竞争和企业扩张之中;

(2)就是对企业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竞争文化各扩张文化的实际塑造;

(3)塑造企业管理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塑造企业经营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过程,

塑造企业竞争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竞争的过程,

塑造企业扩张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扩张的过程。来源:考试大

6、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1)精神性特征(2)习惯性特征(3)稳定性特征(4)同化性特征(5)可塑性特征

7、企业文化的对象有哪些?

(1)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2)将其视为企业自学考试课程的研究对象;

(3)将其视为企业文化自学考试教材的研究对象。

8、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1)调查与统计(2)对比与借鉴(3)抽象与塑造(4)案例研究

9、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的兴起过程?

(1)日本人的经济奇迹(2)美国人的深刻反思考

10、简述《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的内容?

作者: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学院的理查德·帕斯卡尔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的安东尼·阿索斯于1981年撰写出版。

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任何明智的管理都涉及七个变量即:战略(Strategy)、结构

2 / 26

(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技巧(Style)、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 ordinate poals),即7S管理框架战略、结构、制度是硬管理要素。

(1)战略指的是企业的战略规划问题;

(2)结构指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的特征;

(3)制度指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方式。

人员、技巧、作风、最高目标是软管理要素。

(1)人员指企业的全体雇员包括雇员基本情况;

(2)技巧指企业包括主要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的总体技能水平;

(3)作风指企业中管理人员的作风即他们达成织目标所使用的方法和行为方式;

(4)最高目标指企业用以凝聚全体员工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考试大论坛

《日本企业管理》作者以麦肯锡咨询公司的7S管理框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日本的公司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得出结论:美国、日本企业的差别不在于硬S 的不同,而在于软S的差异,日本企业的软S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日本企业管理》不仅为企业的成功和美国企业寻找自身的不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经验根据,并被美国很多大学定为研究企业文化的必读书。

11、简述《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内容?

作者:威廉·大内是美籍日本人。Z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找到协调每一个人的努力以便产生最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增加信任、增加微妙性、增加亲密性。

大内将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称为A(American)型模式,日本的管理模式称为J(Japan)型模式,并以A、J模式为基础阐述了Z型模式:

自考03297企业文化复习资料

美国企业应当找到从A型模式走向Z型模式的方式,增加企业的信任、微妙性、亲密性,制定明确而又被普遍接受的企业宗旨来实现。

3 / 26

12、简述《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的内容?

作者:迪尔和肯尼迪。该书肯定了强文化是企业制胜之道。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区别在于有些企业的文化属于强文化,有些属于弱文化。强文化指那种很有凝聚力,每个职工都知道企业的目标,并努力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文化;弱文化指那些支离破碎,职工分成不同的派别,各自怀有不同动机的文化。强文化的影响总是积极的影响,弱文化总是消极的影响。

企业文化有五个要素:

(1)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极为广阔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顾客、竞争者、技术等;

(2)价值观:指的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理念和信仰,一般以具体的、具有企业个性的言辞表达出来;

(3)英雄人物:具有四个标准-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具有不可动摇的个性和作用;行为超呼寻常,但离常人并不遥远;英雄是通过在整个组织内传播责任感来鼓励全体员工的,并且其鼓舞作用不会随着英雄本人的去世而消失;

(4)习俗和仪式:是在企业日常生活中经常反复出现、人人知晓而又没有明文规定的东西;

(5)文化网络:与企业正式信息或消息传播渠道相平行的一条隐蔽的非正式的沟通渠道。

13、简述《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一书的内容?

企业共有的革新性的文化品质有八种:

(1)贵在行动(2)接近顾客(3)鼓励革新,容忍失败(4)以人促产(5)领导身体力行,并以价值观为动力(6)不理本行(7)精兵简政(8)宽严相济,张驰结合,善于处理矛盾。

14、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有何推动作用?

(1)推动了企业跨文化管理和经营

(2)衍生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行业来源:考试大

(3)造就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员工

(4)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消费需求

(5)导致了无孔不入的文化经营环境

15、索尔洁公司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的企业应该自觉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注重推行属于服务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管理模式。

第二章企业文化内容

一、名词解释

1、企业行为文化:是通过全体员工的企业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2、企业行为:指企业员工和员工之间以及企业员工和相关的非企业员工之间“与企业工作相关”的一切交往行为。

3、企业物质文化:是以企业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4 / 26

4、企业精神文化:就是广义的企业精神。

5、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据以进行价值选择的基本观念。

6、企业理念:是企业据以进行事实选择的基本观念。

7、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有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8、企业规范与制度:是企业中带有某种强制型的制约员工行为的规则,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9、企业伦理:就是企业道德,表明企业的善恶标准和道德标准。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的最基本内容或企业文化的第一层要素包含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三大基本要素。

2、企业行为包含企业正式行为和企业非正式行为。相应于企业正式行为的行为文化的具体要素称为显性要素,相应于企业非正式行为的行为文化的具体要素称为隐性要素。

3、企业行为文化的显性要素,集中表现为企业交往礼仪,特别是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和仪表礼仪规范。

4、企业交往礼仪就是企业员工之间、企业员工与非企业员工之间进行相互交往的礼节。

5、企业交往礼仪的内容仪表礼仪规范、行为礼仪规范和语言礼仪规范。

6、基础要素的子要素: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

7、产品要素的子要素:产品本身、产品包装、服务。

8、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要素包含: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

9、核心要素指企业精神文化中起支配作用的要素。

10、核心要素包含: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与(狭义的)企业精神三个子要素。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企业行为文化的定义?

在企业行为文化的定义中,单纯的企业行为本身并不能看成是企业行为文化,只有将企业行为与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思考时,也即只有通过企业行为看到隐藏在企业行为中的某种企业精神时,才能将企业行为理解成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员工的行为是企业行为文化的载体,企业精神决定着这一载体的行为风格

2、企业文化行为的具体要素?

(1)显性要素:指与企业正式行为相关的“显露于”企业正式行为之中的企业精神

(2)隐性要素:指与企业非正式行为相关的“隐藏于”企业非正式行为中的企业精神

3、企业行为文化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在企业行为文化中,显性要素中所包

5 / 26

含的企业精神和隐性要素所包含的企业精神,常常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之间的统一关系。在企业行为文化中,显性要素中所包含的企业精神和隐性要素所包含的企业精神,有时处于相互统一的状态

4、怎样正确理解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就是以企业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首先,在企业物质文化定义中,单纯的企业物质形态并不是企业物质文化,只有当企业物质形态成为企业精神载体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的物质形态体现了企业精神的时候,才能被说成是企业物质文化。

其次,在企业物质文化定义中,单纯的企业精神形态也不是企业物质文化,只有当企业精神寄托于企业物质载体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精神表现企业的物质形式之中的时候,才能被说成是企业物质文化。

5、企业物质文化的具体要素?

(1)基础要素: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

(2)产品要素:产品本身、产品包装、服务

(3)环境要素:整体环境、局部环境、工作用品

6、企业物质文化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企业物质文化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以基础要素为中心的相互促进关系

(1)基础要素的中心地位:基础要素是中心要素,其他要素围绕基础要素而展开,成为基础要素的不同表现形式

(2)基础要素和非基础要素的相互促进:基础要素对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其他要素(非基础要素)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基础要素的规范形式决定了非基础要素的规范形式,并非纯粹被动的要素,他们也反作用于基础要素

在企业物质文化的诸要素中,基础要素是中心要素,对其他要素起着决定作用,但是,在此基础上,其他要素对基础要素也存在着明显的反作用

7、怎样正确理解企业精神文化的定义?

正确理解企业精神文化,便不能机械地将企业精神文化不仅仅理解为思想形态。企业精神文化必然会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行为之中,以及体现在企业的物质环境之中。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要素之一,企业制度属于“思想形态”的企业文化,属于具有某种“行为风格”的企业文化。

8、企业精神文化的具体要素?

(1)核心要素: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2)引导要素:典范榜样、英雄人物、故事传奇、历史传统

(3)制约要素:企业规范与制度、企业伦理

(4)习惯要素:企业习俗、企业信念

6 / 26

9、企业精神文化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1)核心要素和习惯要素的中心地位:习惯要素是沉淀为企业员工不自觉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企业风俗、企业信念的核心要素(企业价值观)

(2)引导要素和制约要素的辅助地位:尽管企业会采用很多手段来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将核心要素(企业价值观)变成企业员工的心理习惯,但是,引导要素和制约要素是其中两种重要的基本手段

10、怎样把握企业文化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他们的关系是

(1)相互交融,相互作用(2)统一于企业价值观

11、怎样理解全部企业文化统一于价值观?

(1)全部企业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中的各类具体要素直接统一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中的隐性要素通过显性要素间接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各类具体要素直接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的非基础要素通过基础要素间接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中的非基础要素统一于基础要素;

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基础要素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

(2)企业精神文化统一于企业价值观

全部企业文化统一于企业精神文化,以企业精神文化为核心,而企业精神文化则统一于企业价值观,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

12、案例思考:按企业物质文化的原理评价某一产品名称

“索尼”这一名称企业符号,也是一个产品符号,但是这一符号具有自己特特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企业文化评价

一、名词解释

1、价值:作为关系范畴,指的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的结构、需要和能力是否相符合、相统一的性质。

2、价值观:价值观念,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的倾向、信念、主张和态度的系统。

3、企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指人们关于价值的一定倾向、信念、主张和态度的系统,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价值生活和价值选择活动的总结、概括和提炼。

4、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和“以人为手段”。

二、选择题

1、所谓企业文化的性质,指企业文化的优劣(或好坏)性质。

2、企业文化性质的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劣质企业文化。

7 / 26

3、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4、优质企业文化必须符合认同性标准。

5、企业文化的个性和企业文化的统一性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统一性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内部来说的,指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或要素围绕着共同的灵魂(企业价值观)相互一致与和谐;个性是相对于企业文化外部来说的,指统一的企业文化相对于目标市场和社会大众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企业文化的独特特征。

6、企业文化的优化就是将劣质企业文化优化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将基本优质的企业文化优化为更优质的企业文化。

7、企业优化途径是为企业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8、企业基本价值观是整个系统的最终基础,企业价值评价的最终标准,构成了人们思维和行动的基本的价值选择依据。

三、简答题

1、企业文化相对性性质及其表现

企业文化的性质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优劣问题或好坏问题。

表现:

(1)相对于条件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而言的

(2)相对于时间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而言的

(3)相对于地点的相对性:某种企业文化的优劣往往是相对于一定的地点而言的

2、什么是企业文化的绝对性?

企业文化的绝对性就是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都可以从整体出发,将其视为优质企业文化或者劣质企业文化

3、如何理解企业文化标准的两重性?

判断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准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1)形式标准: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形式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不涉及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2)内容标准:就是指企业文化在构成内容方面的标准,这种标准所涉及到的不是企业文化的形式,而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4、简述中国与西方古代关于人性的观点比较?

西方古代哲学:

(1)人的感性需要(感性幸福)更能体现人的本性(自然性),理性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追求感性幸福(2)人的理性本身(道德追求)更能体现人的本性,感性欲望应该受到理性的指导,甚至控制

中国古代哲学:

人性向善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理性本身的人性论相类似,因为向善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而突出理性也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中国哲学的人性为恶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感性需要的人性论相似,因为“为恶”强调的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而突出感性需要强调的也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有些人性本善,有些人性本恶,有些人性善恶相混,西方古代哲学中

8 / 26

不怀疑热是感性与理论的统一体,只是在强调人的本性时有所侧重罢了。

5、简述人性中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内容?

(1)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主要是人的自然因素

(2)人性中的后天因素。后天的人性论决定于社会环境和人的选择,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性作为后天环境影响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应该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3)人性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

6、简述企业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

(1)以人为本的两种对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本

(2)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手段

7、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目的?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的:

A、积极或肯定意识的工作;

B、消极或否定意义上的工作;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目的:

A、真正以股东为目的;

B、真正以顾客为目的;

C、真正以员工为目的: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精神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条件;

8、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手段?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手段:

A、企业努力使社会中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组织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于企业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手段:

A、企业努力使股东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顾客服务于企业

C、企业努力使员工服务于企业

9、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辨正的优化观?

(1)坚持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统一(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辨正统一;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辨正统一的基础:以人为目的构成了这一辨正关系的基础)(2)坚持经济反展与伦理建设的统一

(3)坚持共性原则与个性原则的统一

10、STP夸大其词的产品宣传对中国市场有何启示?

中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毕竟比较短暂,市场规则尚不完善,企业自律意识也很欠缺,甚至有些企业有意无意地将企业赢利与企业伦理对立起来,从而为了企业赢利,总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虚假地广告宣传,误导顾客,欺骗顾客,其实真正能够持久壮大的企业总是能具有伦理精神的企业

第四章企业文化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管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管理的目的无非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使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整合成能够完成组织经济及社会目标的整体。

2、企业文化管理:就是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9 / 26

使企业员工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3、企业文化氛围:就是企业文化气氛,就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所看到,所听到和所感受到的企业中一切行为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气氛。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阶段。

3、20世纪30年代的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弗雷德立克。温斯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4、泰勒的管理理论可以看成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经典代表。

5、韦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理论。

6、1916年,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7、管理职能理论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8、管理职能理论管理五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9、行为科学理论大致包括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关于人性(或人的需要)的理论、关于激励的理论、关于群体动力的理论。

10、人性理论包含:美国行为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关于“社会人”假说的理论,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1957年提出的“X-Y理论”,莫尔斯和洛希提出的“超Y理论”等。

11、美国心理学家爱尔德弗提出了ERG理论。ERG分别是指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词汇的第一个字母。

12、霍曼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群体模型认为,组成群体的要素包含四个方面: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响应)、思想情绪(群体成员的态度、感受、意见、信念、思维过程等)、群体规范。

13、人,在企业管理中不仅是其核心对象,而且也是最难管理的对象。

14、能否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系统,并有效地加以贯彻,是整个企业文化管理能否实现地关键。

15、在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提炼“优质”的企业基本价值观。

三、简答题

1、企业管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3)管理丛林阶段

2、泰勒的管理理论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1)最佳动作原理(2)合理的日工作量原理(3)第一流工人制

(4)刺激性付酬制度(5)职能管理原理(6)例外原理(7)“精神革命论”

10 / 26

3、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把全部组织活动划分为基本的作业,作为公务分派给每一个成员

(2)各种公务(职位)按照职权的等级原则加以组织,每一职位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由此构成一个层次体系

(3)组织中人员的任用,完全按照职务上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培训来实行(4)管理人员应该是职业管理者,有固定的工资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5)管理人员须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则与纪律,不受任何情感影响,保证规则和纪律的执行

(6)组织中的各级官员必须完全以理性为指导,不带个人的目标影响,没有情感、偏爱、仇视等

4、法约尔的管理责任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五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工原则、权限与责任原则、纪律原则、指挥或统一原则、尊重等级和横搭跳板原则、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权原则、等级系列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保持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集体精神原则

5、梅奥的社会论解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人”假说的内容包括:

(1)企业职工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需要友谊、尊重。

(2)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如厂部、车间、班组)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如价值观、行为规范、办事原则、信念等)

(3)新型的企业领导,其能力体现在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职工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方面

6、怎样理解“X-Y理论”和“超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学说称为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天生懒惰,没有抱负,逃避责任,宁愿被领导,他们把个人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一有机会就逃避工作,是金钱刺激和外在强制。

麦格雷戈把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根据Y理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一旦拥有了某种刺激(如尊重,爱),人们还会承担责任,解决只有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处理好的问题。

超Y理论是(权变理论)由莫尔斯和洛希提出:蓝领员工更适应运用X理论,白领员工更适应运用Y理论。X理论关于人的理解与“经济人”明显相似,而Y理论关于人的理解则与“社会人”明显相似。

7、激励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需要层次论(2)双因素理论(3)ERG理论(4)成就需要理论(5)强化理论(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7)期望理论

8、什么是群体理论?

(1)四要素及八要素论:

四要素:活动、相互作用(信息沟通和行为响应)、思想情绪(群体成员的态度、感受、

11 / 26

意见、信念、思维过程等)、群体规范。

八要素:成员的共同性、群体规模的大小、群体与外部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群体的地位、目标的达成、信息的沟通、领导的要求与压力。

(2)群体行为论:取决于群体领导的技能和其他特性,还取决于群体成员的态度、知识技能,以及群体所负任务的各种特性、群体的结构和内部控制、群体所处的处境及其与高层(组织、社会)的关系。

(3)敏感性训练理论:对于自己的感情、情绪,以及自己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自己同别人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敏感性。

(4)群体动力论:群体领导方式动力、群体组织形式动力、群体结构性质动力、群体公约动力、群体多数动力。

9、怎样评价行为科学理论?

(1)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

因将心理学引入管理理论,从而避免了古典管理理论仅仅依据机械力学来建构管理理论的的局限;在重视主观因素的过程中被看成有感情、有需求、有信念的“社会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

基本局限于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来探讨人,而没有立足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人,人的认识缺乏完整性和整体性;它对于群体研究还没有上升到企业这一特殊的组织水平,特别是没有将企业作为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的组织来研究,企业尚没有明晰地被看成是一个特殊(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组织,被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10、西蒙的决策理论包含的内容?

(1)管理决策论(2)决策过程论(3)决策准则论(4)技术决策论

11、怎样评价管理丛林理论?

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便进一步深化了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理性)”的管理理论,并使之更为成熟与完善,具备了真正的“科学”(量化)性质,正因为如此,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尽管业包含了关于企业文化的某种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理论象古典管理理论一样,存在着重视物的因素,重视人的理性因素而忽视人的感情因素的特征。

12、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产生的逻辑必然性?

(1)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A、古典管理理论使最初的肯定阶段;

B、行为科学管理使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否定阶段;

C、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一“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首先作为否定之否定的阶段,管理丛林阶段首先表现为对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其次,作为否定之否定阶段,管理丛林阶段其次表现为对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的“扬弃”。

(2)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逻辑地位

A、相对于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上来说,企业文化管理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扬弃了管理丛林阶段过分注重物和理性的人的管理模式。以及过分注重依据自然科学的量化的管理模式,而保留了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中对于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视。

B、相对于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人的管理以及人的情感等因素管理的重

12 / 26

视,立足于“文化”来研究人和对人的激励问题。

C、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其实是对于以往所有阶段管理理论的辨正扬弃阶段:

13、如何阐述企业管理文化的含义?

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塑造和贯彻企业文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之中。

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形成共同的优质企业价值观系统;实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第一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方式,是实现第二层含义(企业文化管理的直接目的)的手段。

第二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直接目的,尽管对第一层含义来说表现为目的,对第三层含义(企业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来说,则表现为手段。

第三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其最后实现直接依赖第二层的实现,间接依赖第一层含义的实现。

14、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什么?

能否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并有效地加以贯彻,是整个企业文化管理能否实现地关键。(1)必须提炼优质地企业价值观系统(2)必须有效地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

15、怎样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

(1)提炼的组织:

A、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必须担任这一组织的最高领导

B、企业的其他主要人员必须参与这一组织

(2)提炼的基础:

A、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B、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联系

C、是企业隶属的行业和企业所产生的产品

(3)提炼的方式:

A、企业的实践经验

B、企业各类人员的价值观

(4)提炼的程序:

A、确立提炼企业价值观的基础

B、企业状况、原有企业文化和员工意向的调查

C、实际的提炼过程

D、评估与修改工作

16、如何以内在方式观察企业价值系统?

(1)以一种引导的方式:

A、以目标牵引价值观

B、以英雄激发价值观

C、以表率倡导价值观

(2)以一种激励的方式:以激励倡导价值观

(3)以一种关怀的方式:以关怀培育价值观

(4)以教育的方式:以教育塑造价值观

13 / 26

17、如何以外在方式观察企业价值系统?

制度与规范:以约束保证价值观企业文化:以氛围营造价值观

18、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和观察企业价值观的关系?

企业文化氛围(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氛围)一方面是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的结果;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进一步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的方式;

首先是先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

然后依据企业价值观系统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塑造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

最后通过企业文化(企业行为、物质、精神文化氛围)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

19、观察企业价值观系统的三种方式内在联系怎样?

内在的方式、外在的方式、氛围的方式三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内在的方式意在让全体员工主动去做;外在的方式意在强制全体员工必须去做;氛围的方式则保证全体员工不知不觉地去做。

企业在提炼企业价值观系统后,必须通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立体方式贯彻企业价值观系统,以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

20、如何评价海尔集团OEC管理模式的作用?

O-全面的、E-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C-控制与清理。全面地对每一个人每一天所做的事情进行控制和清理,从而做到“日事日毕、日请日高”,“总帐不漏相,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A=(F动-F阻)/M,其中,A表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F动表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包含海尔人经常谈到的三个动力,即基础管理的止退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科技发展的提升力,创国际名牌、市场占有率扩大的推动力);F阻表示影响企业发展的阻力之和(包含海尔人经常谈到的二个阻力,即来自企业内部自身惰性的下滑力、来自企业外部竞争对手的压力);M表示企业的质量(即规模)。

整个斜坡定律表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

第五章企业文化经营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经营:企业为了赢利而进行的一切活动。

2、企业文化经营:就是将企业文化贯穿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

3、产品文化经营:就是研究如何运用文化来经营产品,即如何使产品地开发和生产能够满足顾客的文化需要。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4、品牌:就是企业名称、标志、吉祥物、主导产品等外显要素和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在要素的有机整合。

5、品牌文化定位:就是为了产品(或产品链)确定一个既能体现企业文化、产品特征,又能体现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的认知点。

6、广告:就是指把广告者支付一定的费用,采取非人员沟通的形式,通过种种媒体把企业信息和商品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和目标市场的一种运动。

二、选择题

1、做好产品文化经营、品牌文化经营和广告文化经营应是实现企业文化经营的主要内容。

14 / 26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五种企业销售的观念?

美国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提出,销售经历了五个阶段:

(1)生产观念:认为顾客喜欢可以随处得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生产导向型组织的管理当局总是致力于获得高生产效率和广泛的销售覆盖面。

(2)产品观念:顾客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产品导向型组织的管理当局总是致力于生产高值产品,并不断改进产品,使之日益完善。

(3)推销观念:顾客通常不会足量购买某一组织的产品。推销导向型组织的管理当局总是致力于大量促销活动。

(4)营销观念:实现企业销售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重点是强调顾客需求,方法是强调集体营销,结果是通过顾客满足获得利润。

(5)社会营销观念:企业的任务是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欲望和利益,并以保护或提高顾客和社会福利地方式,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向目标市场提供所期望的满足。

2、如何认识企业文化经营的地位?

(1)超越传统经营:与企业传统经营方式比较,企业文化经营属于企业当代经营方式(2)企业文化经营地限制:企业文化经营不应该也不能够取代其他经营方式,而必须以其他经营方式为基础.

3、对接顾客文化需求的理由?

(1)从文化管理和文化经营的关系看:企业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包含了企业的文化经营,企业文化经营更侧重于企业外部面对市场的活动,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研究如何才能使企业文化与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相互对接。

(2)从实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关系看:实用需求和文化需求相互区别,实用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物质需要,文化需求满足的是顾客的精神需要;实用需求和文化需求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3)从传统经营和当代经营的关系看:传统经营当时社会经济水平不发达,社会商品不够丰富;当代经营主要关注顾客的需求和社会的福利,当代社会经济水平越来越发达。

4、对接顾客文化需求的主要内容?

(1)企业文化中用以对接的主要内容:构成企业文化基础的内容来对接顾客的文化需求;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影响企业文化特色的企业的行业特征、产品特征。

(2)顾客文化需求中用以对接的主要内容:企业面对的特定文化群体的顾客;特定文化群体顾客的具体文化需求。

5、对接顾客文化需求的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2)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6、产品文化经营有哪些内容?

(1)产品本身的文化经营:产品本身的文化性、产品本身的文化经营

(2)产品包装的文化经营:产品包装的文化性、产品包装的文化经营来源:考试大(3)服务的文化经营:服务的文化性、服务的文化经营

(4)以产品文化实现营销:产品本身的文化与经营、产品包装的文化营销、产品的文化与营销

15 / 26

7、产品包装文化的经营有哪些内容?

(1)包装必须能够体现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

(2)包装必须符合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要

8、服务文化经营有哪些内容?

(1)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原则,培养面对顾客的伦理精神,熟悉符合产品特征的服务方式

(2)研究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在可以做到的情况下,将服务与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9、产品文化实现营销的内容?

(1)产品本身的文化与经营(2)产品包装的文化营销(3)产品的文化与营销

10、怎样理解品牌定义?

品牌就是企业名称、标志、吉祥物、主导产品等外显要素和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在要素的有机整合。

理解品牌必须掌握三方面:

(1)品牌的可以感觉的外显要素方面

(2)品牌的不可感觉的内在要素方面

(3)品牌存在的目的

理解品牌必须把握的两种关系

(1)外显要素和内在要素的关系:外显要素是内在要素的表现形式,内在要素是外显要素的核心和灵魂

(2)品牌内容和品牌目的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11、如何经营品牌的文化定位?

品牌文化定位:就是为了产品(或产品链)确定一个既能体现企业文化、产品特征,又能体现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的认知点。

(1)从内容方面定位:企业文化反映企业价值、企业产品自身的特征、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

(2)从形式方面定位:从企业的名称和标志定位(可识别要求、抽象性要求)、从企业的吉祥物定位(形象化要求、亲和性要求)

12、品牌实现营销的途径有哪些?

(1)通过品牌来实现更好的销售:通过品牌推广来实现销售、通过品牌忠诚来稳定销售

(2)通过品牌来实现更大的市场占有

(3)通过品牌来增加产品的含金量

13、怎样进行广告媒体的文化选择?

媒体文化选择是根据广告目标的需要,依据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特别是依据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选择广告媒体。

(1)立足于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2)立足于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

16 / 26

14、怎样经营广告内容和形式的文化设计?

广告内容设计:

广告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文字(如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和语言(如广播、电视)表达出来的广告的思想。

(1)广告内容设计应该体现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观

(2)广告内容的设计应该体现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

(3)广告内容设计应该遵循的共性原则

广告形式设计:

广告的形式是广告内容的表达形式

(1)广告形式的设计应该体现企业文化和产品特征,特别是要体现产品特征,并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

(2)广告形式的设计应该体现目标市场顾客的文化需求

(3)广告形式设计应高遵循的共性原则(具有审美性、具有实用性)

15、广告营销的当代意义是什么?

(1)经营方式的转变突出了广告推广的地位

(2)经营区域的变化突出了广告推广的地位

16、广告营销的手段有哪些?

(1)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加强了企业借助广告进行销售的必要性

(2)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为企业运用广告销售商品提供了必要工具

做好产品文化经营、品牌文化经营和广告文化经营应是实现企业文化经营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企业文化竞争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竞争:指参与竞争的各方企业,通过扩大自己在市场中力量对比的优势战胜对手的一种方式。

2、企业文化竞争:是参与竞争的各方企业通过扩大自己在市场中文化力量对比的优势战胜对手的一种方式。

3、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即CIS,它的三个子系统分别是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

4、创新文化:就是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企业不断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打破静态均衡状态,引起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全新组合。

5、企业外部形象:就是企业在社会大众,尤其是顾客心中的综合性的品质印象。

二、选择题

1、企业竞争:参与各方的企业必须相互关联、参与各方的企业必须存在“利害关系”。

2、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引进新的产品、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的新的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3、确立创新意识就是企业应该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中,给予创新以特殊重要的价值地位。

4、确立学习意识就是企业应该在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倡导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

5、企业文化管理、经营、竞争、扩张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经营文化、竞争文化和扩张文化的塑造过程。

17 / 26

6、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灵魂。

7、优质的企业价值观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这一基础的企业责任意识。

8、务实精神指员工踏踏实实地讲求效率的实干精神。

9、崇高目标指的是企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的终极目标。

10、确立宽容意识就是企业应该在文化体系中,贯彻一种能宽容“奇思怪想”的文化环境。

三、简答题

1、企业竞争的道德意义什么?

企业竞争本质上是调节资源的有效手段,是合乎道德的经济行为。

(1)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增长的必要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为是合乎道德的行为。

(2)市场竞争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途径: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尤其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竞争来实现,竞争本质上讲是合乎道德的经济行为。

2、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竞争、管理、经营的关系?

(1)企业管理文化和经营文化大致包含了企业竞争文化

(2)企业管理文化和经营文化与企业竞争文化存在差异

A、从企业管理文化和经营文化来看,无论是企业管理文化或是企业经营文化,除了能够增强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外,还有其他作用。

B、从企业竞争文化来看,企业文化竞争虽然大致包含在企业管理和经营文化之中,但将其作为一种单独的企业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时,进一步深入企业文化竞争的本质,考察企业如何更好的增强文化竞争力、更为有效地进行文化经营竞争。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竞争地位?

(1)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竞争具有整体性特征;企业文化竞争具有难以模仿的特征。

(2)企业文化竞争地限制:不能忽视依靠资本实力的竞争;不能忽视依靠技术的竞争;不能忽视其他任何方式的竞争。

4、怎样培养企业文化的责任意识及与企业竞争的关系?

培养企业文化的责任意识:

(1)正确理解责任意识:

坚持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责任;坚持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

(2)全面培养责任意识:

从企业责任意识的责任对象出发,企业主要应该培养四个方面的责任意识:面对社会大众的责任、面对股东的责任、面对员工的责任、面对顾客的责任

从企业责任意识的表现层次出发,企业主要应该培养三个层次的责任意识:最低层次的责任意识(即消极责任,如遵守法律)、较高层次的责任意识(即积极责任,如经济组织的责任)、最高层次的责任(即积极责任,如社会责任,振兴民族产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企业文化的责任意识及与企业竞争的关系。

(1)责任最终能提高企业竞争力:立足于短期的分析、立足于长期的分析、在当代社会中,企业竞争是在强大的舆论监督之下的竞争

(2)责任意识最终能培育出著名品牌

18 / 26

5、怎样培养企业文化的个性意识?

(1)自觉锻炼个性意识:坚持个性特色的客观基础;主动自觉提炼个性意识

(2)融入企业伦理精神

6、怎样培养企业文化的恒久动力(改革意识)?

(1)明确变革的必然性(2)坚持变革的科学性

7、企业内部团队文化竞争力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

(1)加强每个员工工作态度的文化建设(2)加强所有员工协作精神的文化建设(3)加强整个企业效率意识的文化建设。

第一方面,构成企业内部团队文化竞争力的个体基础;第二方面,构成企业内部团队文化竞争力的群体基础;第三方面,构成企业内部团队文化竞争力的效率基础。

目标:员工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群体能够表现出更大的团队性、和谐性,企业整体能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性。

8、企业内部团队文化竞争力建设的方式?

(1)树立和贯彻崇高目标(崇高目标具有超越性和持久性)(2)树立和贯彻务实精神(3)崇高目标和务实精神的统一

9、企业外部形象文化竞争力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即CIS,它的三个子系统分别是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

理念识别系统是核心部分,也是导入CIS系统的原动力;行为识别系统是理念识别系统的动态表现;视觉识别系统是理念识别系统的静态表现。

目标:基本目标是使企业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

10、企业外部团队文化竞争力建设的方式?

(1)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途径:广告宣传、新闻报道、公共关系活动、促销活动、公益活动

(2)提高企业美誉度的途径:进行优质的企业文化管理,在进行优质的企业文化管理的同时,进行优质的企业文化经营

11、企业创新文化竞争力建设的目标和方式是什么?

目标:(1)引进新的产品(2)引进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的新的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方式:(1)确立创新意识(2)确立学习意识(3)确立宽容意识

第七章企业文化扩张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扩张:就是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或连锁经营,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2、企业文化扩张:就是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扩张的手段,运用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扩张。

3、强势企业文化:指与其他企业文化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企业文化。

4、互补式企业文化扩张:指的是扩张企业文化的强势特征并不明显,扩张企业文化与被扩张企业文化之间具有互补特征。

5、改造性企业文化扩张:指的是扩张企业文化的强势特征比较明显,扩张企业与被扩张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

19 / 26

6、一体化企业文化扩张:指的是扩张企业文化的强势特征十分明显,扩张企业文化纯粹利用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扩张,通过自己的文化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资本联合,构建与自己的企业文化保持高度一致(一体化)的新兴企业。

二、选择题

1、资本扩张构成了企业扩张的本质内容。

2、强势企业文化指与其他企业文化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企业文化。

3、强势文化首先必须是优质企业文化。

4、优质企业文化具有实实在在的优质企业作为支撑。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5、优质企业文化的标准:在形式上必须坚持企业文化的认同性、系统性、同一性、唯一性、稳定性和开放性。在内容上必须坚持企业文化的效率性、道德性、公益性、创新性。

6、企业领袖意识是企业敢于扩张的基础,也体现了企业文化扩张的动力。

7、互补式企业扩张就是以扩张企业略占主导地位的扩张企业与被扩张企业之间的平等合作。

8、互补式企业文化扩张具有“平等融合”的形式。

9、改造性企业文化扩张具有“兼并”的形式。

10、一体化企业文化扩张具有“复制”的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企业文化扩张与企业文化管理经营,竞争的关系?

(1)他们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企业管理文化和经营文化大致包含了企业扩张文化;企业竞争文化包含了企业扩张文化,文化扩张也包含了竞争的含义。

(2)他们之间存在相互起别:企业扩张文化不能等同于企业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竞争文化。企业扩张文化都又自己不同的侧重面,不同的诉求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作用发挥方式。

2、如何理解企业文化扩张的地位?

(1)企业扩张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式

(2)企业文化是企业扩张的文化保证

3、强势企业文化的基础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建设优质文化:立足于优质企业文化的标准,采用正确的优质企业文化建设

(2)创建优质企业:立足于优质企业的应有指责,采用正确的优质企业创建途径

(3)推广企业形象:正面推广企业形象,竞争展示企业形象

4、强势企业文化的提升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高度自律的领袖意识:树立企业领袖意识、树立高度自律意识

(2)百折不挠的扩张精神:树立企业扩张的精神、树立百折不挠的精神

(3)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树立企业开放的胸襟、树立海纳百川的胸襟

5、怎样理解互补式企业文化扩张的基础与形式?

基础:互补式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互补式企业扩张。

(1)从扩张企业方面看,扩张企业在互补式企业扩张中略占主导地位(2)从被扩张企业方面看,被扩张企业在互补式企业在互补式企业扩张中具有补充优势地位形式:互补式企业文化扩张具有“平等融合”的形式。

(1)扩张企业文化具有微弱的优势地位

(2)被扩张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的平等地位

6、怎样理解改造性企业文化扩张的基础与形式?

20 / 26

基础:改造性企业文化扩张的基础是改造性企业扩张。

(1)从扩张企业方面看,一类是非优质企业,这类企业之所以能收购兼并其他企业是凭借实力;另一类是优质企业,不仅凭借实力,海凭借自己是优质企业、领袖企业、龙头企业。

(2)从扩张企业方面看,一类是优质企业,规模小缺乏资金,另一类非优质企业,管理混乱。

形式:改造性企业文化扩张具有“兼并”的形式。

(1)对于优质企业的改造:将被扩张的优质企业文化改造成类似于扩张企业的优质企业文化,最终达到不同优质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仅仅改造被扩张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使其于扩张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观保持一致。

(2)对于劣质企业的改造:输入和贯彻扩张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形成体现扩张企业价值观体系的企业文化氛围。

7、怎样理解一体化企业文化扩张的基础与形式?

基础:

一体化企业文化扩张的基础是一体化的企业扩张。

(1)从扩张企业方面看,只要能够在品牌、管理模式、营销模式等方面与扩张企业保持一体化,便可以顺利地进入新的市场。

(2)从扩张企业方面看,拥有一定的资本认同扩张企业的领袖地位,保持一体化,凭借扩张企业的声誉和品牌,以及扩张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

形式:

一体化企业文化扩张具有“复制”的形式。考试大论坛

(1)新办企业文化与扩张企业文化必须高度一致。

(2)新办企业文化与扩张企业文化不能机械一致:新办企业在坚持“复制”的基本原则下,适当考虑新办企业所在地域的文化背景,适当采纳新办企业所在地域文化背景中的某些因素,常常也是必要的。

8、海尔的“休克鱼疗法”有何启示,举例说明?

张瑞敏所谓的吃“休克鱼”,是针对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一种企业兼并方式,其兼并所依靠的手段主要是诸如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管理模式等企业无形资产。

具体地说,在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造成了一批休克鱼,这种鱼一方面不是死鱼,因为他们尚有很好地硬件条件,另一方面也不是活鱼,因为他们管理混乱,经营不善,效益不好。既然活鱼吃不到,死鱼不能吃,那么就应该吃休克鱼。

第八章企业文化融合

一、名词解释

1、民族文化:就是特定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模式,以及民族群体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情景管理:反对严格死板地固守某种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反对将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看成是神圣不可动摇的教条,倡导根据具体场合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倡导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科学管理:将企业所有地管理活动都纳入以科学方式制定的制度与程序之中,从而使企业中所有的管理行为和经营行为都按照清晰地制度与程序进行实施。

4、中国企业文化国际化:

21 / 26

基本含义:指中国企业文化积极与其他民族地企业文化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真正成为国际企业文化的一员。

提高含义:指中国企业文化超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地水平,成为国际上领先的企业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际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选择题

1、中国民族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儒家文化主要是一种以“孝”与“忠”为核心地伦理文化。

2、西方民族文化发源于古代希腊,科学精神始终是古代希腊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

3、人治精神――注重人情、忽视原则、主观随意。

4、法治精神――忽略人情、尊重原则、固守规章。

5、人治精神作为企业治理中以法治精神为基础的升华精神。

6、法治精神作为企业治理中的一种基本精神。

7、中国民族文化的模糊性特征应用到管理领域,必然导致情景管理。

8、科学管理是将企业所有地管理活动都纳入以科学方式制定的制度与程序之中,从而使企业中所有的管理行为和经营行为都按照清晰地制度与程序进行实施。

9、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体现了由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10、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提高方向体现了由中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所决定的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观趋

热门专业推荐

  • 联系方式
  • 投诉与建议电子邮箱:272223086@qq.com
  • 联系方式:13117063983
微信
微信